头部

大路边镇红薯帮扶汛塘村 把扶贫项目点到“穴位”上


来源:连州市大路边镇 发布时间:2016-08-12 00:00:00 字体大小: 浏览次数:-
       大路边镇汛塘村,40多名村民拿着剪刀,忙碌的剪着红薯藤。

  他们是为了次日种植红薯做准备工作。

  自5月份初,连州市委市政府新一轮荔湾区精准扶贫工作队干部驻村工作和市选派干部挂任村“第一书记”工作的铺开。不到三个月,镇、村干部联合扶贫队驻村干部陈元导、驻村第一书记市科农局张景华入户走访了解当地贫困群众的生产生活,摸清村委会实情和扶贫对象家底,精准识别村贫困户46户105人等情况基础上,开展此试点扶贫项目,并要把扶贫项目点到“穴位”上,给当地贫困群众培育“造血功能”。”

  “精准”扶贫———做“服水土”的扶贫项目

  为何汛塘村选择种植红薯作为试点项目?“对于扶贫对象要‘精准’识别,对于扶贫项目选择,也要做到“精准”,能不能通过选准扶贫项目给当地贫困群众培育‘造血功能’,更是打赢这场硬仗的关键所在。”驻村第一书记张景华说。在制定扶贫项目之前,驻村干部们不仅科学分析当地的地域特点、自然禀赋、生产基础、群众需求、个体特征,还要认真研究政策导向、项目优势、市场需求等,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精准施策。

  汛塘村属大路边镇山塘片高山地区,具备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群众种植基础,常年平均气温于18-20摄氏度,光照充足,是适宜红薯生长气温;加上红薯对土壤的适应性很强等优点,种植红薯是汛塘村不二的选择。

  “实措”扶贫———助力红薯扶贫项目

  经过村组织召开联席工作会议,汛塘村干部群众一致通过种植红薯后,干群齐力种植红薯。同时镇、村两级干部为最大限度让村民们在种植红薯发展进程中得实惠,在“减负”和“增收”上出真招、举实措。驻村扶贫单位资金扶助。在拨出专款,对精准贫困户中的40个种植户按照每人每日100元的标准给予人工劳动费。免费给苗。免费发放给基地农户种植,实行统一种薯供应,确保成品产量和品质。

  市选派干部挂任汛塘村第一书记张景华在科农局工作,而且是农业的专业人员,同时利用个人的人力资源,邀请农业专业人员常年担任镇红薯产业技术顾问,负责指导红薯种植,为汛塘种植农户全程提供“保姆式”技术服务。

  “科学”扶贫———绿色种植保质保量

  “红薯种植”这一传统的平民产业,对于汛塘村村民们并不陌生,但大多数村民采用传统的技术方式来种植,产量和质量得不到保证。因此,此次在种植红薯技术上,要敢于突破常规传统技术,推行红薯品种改良计划,亩均产量将大大增加。

  种植全程以有机肥料为主,专业人员指导施肥,氮、磷、钾三要素配合得当,保证质量。镇村干部多方联系本、外地公司、或超市向广大种植户收购红薯,保证发展红薯产业的成品销售。

  据了解,红薯种植是汛塘村扶贫试点项目,主要是以点带面的铺开该项目。汛塘村此次种植面积近35亩,预计每亩有4500斤左右,按去年红薯每斤不低于2元的市场稳定价,收益将达30万元左右。

  扶贫驻村干部李元导期盼道:“最快十月份底我们就能看到收获,要是能够获得预想的成果,那么我们将利用获得的收益成立红薯农业合作社,按照“合作社+基地+农户(贫困户)”的产业扶贫新模式,进一步拓展红薯种植面积,带动扶贫对象,实现精准扶贫从“输血型”到“造血型”的华丽转身。
 
footer底部